2013年12月22日 星期日
「好刁」與「豪賭刁」
上周五,迷你倉西貢科技、媒體及電訊(TMT)行業有兩宗矚目的交易。而該兩宗交易最少涉及電盈(008)、香港電訊(6823)及香港電視(1137)3隻股份,甚至還關乎中移動(941)這隻巨無霸,因此筆者最在意的是,投資者應該如何看待。顯著推高ROE首先,香港電訊收購CSL 這宗交易比較簡單,亦在一定程度上彰顯出,按照追求股本回報率(ROE)的宗旨,上市公司的最高境界可能是「做刁」,因為一單「好刁」能夠把ROE推高幾個台階。簡單地說,香港電訊這次收購所需的188 億元,將全數透過銀行貸款支付;那麼只要CSL 帶來的收益率能夠高過資金成本,便可為股東貢獻額外回報。根據財務報告,收購價相當於CSL 稅前利潤的15 倍,或稅後利潤的18.5 倍,因此可估算靜態收益率介乎5.4%至6.7%。而香港電訊作為穩健的公用股,借貸成本向來甚低(例如3 月發行的5 億美元10 年期票據,年利率僅3.75 厘)。換言之,單以靜態收益率減去資金成本,已可望提升香港電訊的ROE;更何況,收購將帶來顯著的規模效益、協同效應和成本節省。尤其香港電訊作為商業信託,一般被視為業務穩健、但缺乏強勁增長空間,今次收購卻可望顯著推高ROE 以至股東分派,可見一單「好刁」的效益。至於香港電視收購中移動旗下UTV 業務,就比較複雜。筆者恰於去年12 月寫過《電視生態即將改頭換面》,論述中移動當時剛推出的UT迷你倉將軍澳,並寄予厚望。但想不到,一年剛過,UTV在港的發展未如理想,更以1.6億元連同牌照及頻譜轉售予香港電視。有業內人士說,UTV在港未能成功,非關乎內容,而是技術上的限制。因其採用特有的大氣電波頻譜,無論是電視機以至手機或平板電腦,都要加裝接收器(dongle)才可收看。UTV原本定位為流動電視,主打手機和板腦用戶;但結果顯示,極少人願意在手機或板腦上安裝外置接收器。UTV受技術限制當然,香港電視可以改變定位、主打家庭電視機用戶,但仍面對兩大限制,一是能夠安裝dongle 的Smart TV 尚未夠普及, 香港電視就算不惜工本免費派發dongle,效果亦將很有限(除非免費派發Smart TV)。此外,UTV 的頻譜只能播放320x240 解像度(相當於20 年前的VCD 質素),在手機上觀看尚可,但由電視機播放肯定慘不忍睹;就算香港電視能夠改革技術,亦難有高清效果。值得注意的是,香港電視跟中移動的收購選擇權協議早於8 月簽訂,前者若真的看好UTV 能夠代替免費電視,早前便毋須裁員。筆者估計,其最初只擬以UTV作為免費電視業務的輔助,但不獲發牌後,在最後關頭才決定以UTV 作為替代。但由於技術上的限制,前景實難令人樂觀。而香港電視擬重聘之前裁減的320 名員工,並在兩年內再增聘1000 人,再連同廠房、器材的投資,無異於一場豪賭。高天佑tyko@hkej.com迷你倉尖沙咀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