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26日 星期六

�豐PMI初值升至50.9 七個月最高 中國經濟回暖勢頭持續

伴隨中國經濟的溫和回暖,文件倉�豐本月製造業PMI(採購經理指數)初值創下七個月新高,回升至50.9,好於市場預期,新訂單指數亦創七月新高。分析認為,好轉勢頭在未來數月仍有望持續,經濟增速在三季度見底回升後,本季將得到鞏固,為結構改革創造有利條件。本報記者倪巍晨�豐聯合Markit昨日公布,十月中國製造業PMI初值升至50.9,連續三個月站上榮枯線,並見七個月高位,上月終值為50.2。�豐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表示: 「這說明中國經濟增速三季度見底回升後,四季度將得到鞏固」,未來數月很可能延續這一勢頭,為加快結構改革創造有利條件。企業對未來預期漸好轉同期,各分項指數均有小幅回升,屈宏斌稱,這顯示工業生產已於上季見底,預期本季回升勢頭持續。其中,新訂單指數升至51.6,見七個月新高,上月終值為50.8;新出口訂單連續兩個月站上榮枯線,至50.8。投入和產出價格指數均下降但仍在50上方。此外,採購庫存指數九個月來首度升至榮枯線上方,產成品庫存指數亦為四個月來首次在50之上,庫存狀況的持續改善從側面表明企業對未來的預期正逐漸好轉。屈宏斌還指出,前瞻地看,新出口訂單僅略高於50,以及從秋季廣交會目前成交量來看,顯示外需前景仍然不樂觀。未來製造業回暖有望持續,但仍主要依靠國內需求的回升以及穩增長政策的繼續。他預計,鐵路建設投資四季度將繼續加速,財政支出力度臨近年末也將進一步加大,增長走勢將相對平穩,GDP增速仍將在7.5%以上。中國政府已明確表示,希望通過經濟結構調整加大內需對經濟的拉動作用,並減少經濟增長對投資和出口的依賴。此前公布的九月份出口額意外下降,令各界對製造業及經濟增速產生擔憂,但隨後公布的三季度GDP增速達7.8%,令市場信心重新回暖。摩根大通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朱海斌表示,三季度強勁的經濟數據及強於預期的製造業PMI數據,進一步降低了短期內中國增長前景的下行風險,中國實現今年7.5存倉的增長目標幾乎無虞。他預計,短期內政府將堅持積極的財政政策和中性的貨幣政策,在未來三至六個月內,財政改革可能將取得更多進展,以展示新領導人對結構性改革的決心。為結構改革創造有利條件不過,儘管十月PMI初值提供了一個溫和的積極信號,但不少國際投行和中國券商保持謹慎,認為這種上行趨勢仍存變數,同時由於上月�豐PMI終值最終向下修正了1個百分點,因此初值數據的指向性也在下降。美銀美林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陸挺提醒,要注意�豐PMI非常波動,終值可能和初值差別很大。高盛高華報告稱,數據顯然是好消息,反映近幾個月經濟增長勢頭增強,但�豐PMI整體指數往往是工業增加值月環比增幅的滯後指標,因此在評估時需要謹慎對待。民生證券研究院副院長管清友表示,�豐PMI每月中旬調查,本月調查在國慶之後,初值的提高與國慶節期間的需求旺盛有關,參考意義不大,終值參考意義較強。�豐製造業PMI終值和官方PMI數據都將在下月一日發布。各界評論野村中國首席經濟學家張智威數據勝預期,反映內地經濟在本月保持增長勢頭,但預計央行會因控制通脹及金融風險,逐步收緊貨幣政策,四季度經濟增速料減緩至7.5%民生證券研究院副院長管清友數據表明小企業仍運行在擴張區間,但本月調查在國慶之後,預覽值的提高與國慶節期間需求旺盛有關,參考意義不大,終值參考意義較強國泰君安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林采宜數據再次確認工業的增長,四季度持續增長可能性較大,整體經濟形勢比較樂觀。但數據增長主要還是由投資拉動,特別是鐵路公路基建佔了較大比重,增長主要還是政府政策的刺激帶來的聯訊證券宏觀高級分析師楊為�若十月終值能確認PMI上升趨勢,主要受兩方面帶動,一是出口向好提振中小企業預期;二是四季度經濟上升動能仍然存在,雖有回落風險,但速度不會很快�豐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中國經濟增速三季度見底回升後,四季度將得到鞏固,這一動能料將在未來幾個月持續,為加快結構改革創造有利條件儲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