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28日 星期一
設備革命催動產業升級
一大早,self storage海寧金茂五金有限公司衝壓車間,車間主任徐哲傑正細心查看設備運轉情況。自從這兩年公司頻繁投入新式生產設備,他的工作也在不斷變化。"2008年以前幾乎沒什麼設備,一個衝壓車間67個工人,主要精力在管人。如今同樣的車間只有20個人,我更多的時間放在設備檢修、維護,保障機械順暢運行。" 浙江工業企業掀起的"機器換人"熱潮,正越來越多地改變著"徐哲傑們"的工作方式。作為力推全省工業轉型升級的重要舉措,"機器換人"正在持續深化。今年1至9月,全省工業設備工器具購置費用2218.4億元,增長18.7%,占工業投資的40.9%。 在"機器換人"過程中,企業嘗到了甜頭,但也逐漸意識到,事情遠非"一換了之"那般簡單。換硬件,也要換軟件 走進中國重汽集團杭州發動機有限公司鐵水澆鑄車間,以往灰塵瀰漫的場景不再,取而代之,幾個工人輕點機台上電腦操作平面,就能輕鬆完成工作。 作為我省較早實施機器換人的企業之一,杭發早在2006年決定從舊廠址搬遷時,就在搬遷擴能項目實施過程中引入"機器換人"概念,凡是新增生產線盡可能採用自動化生產。 事實證明,這個決定極具前瞻性。在搬遷前,公司年產5萬台發動機,職工人數約3000人。2008年搬遷後,年產10萬台發動機,職工人數不到2000人。如機加工生產線,採用全自動生產線代替單機作業,工人由原來的140位減少至46位。 初嘗甜頭,卻也吃了不少"苦頭"——設備故障率居高不下;生產線缺少在線自動檢測功能,使生產作業過程易出現產品批量質量問題;生產線信息不能及時傳輸、反饋,常延誤解決設備問題的時間,影響設備生產效率。 "一條生產線上,有五六十台設備,一台出現故障,生產環節無法繼續完成,整條線都要停。今天這台壞明天那台壞,這條線可以不要幹活了。"公司總經理余建江說。 通過對第一次實施"機器換人"經驗的總結,他們發現問題集中在兩個方面:員工技能水平和傳統的生產組織方式,已無法滿足自動化生產要求。於是,對症下藥。"2009年公司在引進的'MC系列發動機項目'建設中,從一開始就將生產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和信息化管理等'軟件',與生產線的硬件進行同步規劃。"余建江介紹。 項目達產後,機加工生產線、裝配線生產線、鑄造等環節均實現了人員精簡,同時產品質量水平大幅提升。今年5月開始,MC系列發動機已批量投放市場,反應良好。 "'機器換人'不能簡單地理解為買進機械化、自動化程度高的生產線,目標就達到了,還需要打通'信息化建設、精益化管理和員工綜合素質提高'三個關鍵節點。只有這樣,才能讓生產線發揮出最好水平。"余建江表示。改設備,也能提效率 實現"機器換人",不獨購置、引進進口設備、新設備這一途徑。 浙江天馬軸承有限公司,我省軸承行業龍頭企業,正在進行一場試驗。"從去年上半年開始,我拿出了磨裝車間,通過對車間原有的設備進行提升,並運用物聯網技術讓單台設備實現聯網,再加上智能化管理模式。磨裝車間所有設備改造提升費用300萬元,物聯網改造費用200萬元。改造之後,產品品質、設備利用率、生產效率均提升了1迷你倉%。"公司常務副總經理馬全法說。 對於外購設備還是自主改造提升,馬全法有自己的一本賬:"以數控機床為例,一般國產每台20萬,進口則是60萬,我通過零部件更新等對老設備進行改造提升,只花5萬元。有些設備,我還能做到改造得比新設備更好。" 試驗中,馬全法還有了意外發現。"一般公司都在市場形勢好的時候,通過買設備加工人的方式提高產能。經過試驗測算,我發現,如果全面實現物聯網和智能化改造,目前公司有10%的設備將變得多餘。" 今年上半年,省經信委曾對省內380家已開展"機器換人"的企業做過調查,他們中通過自主研發設備實現"機器換人"的企業只占31.8%,絕大多數企業開展"機器換人"的設備來源於國外引進和國內購買。 對企業來說,購買新設備是一筆很大開支,而對現有裝備優化提升項目,具有投資小、效益好、回報快的特點。尤其在以中小企業為主的我省,通過改造提升裝備水平更具現實意義。對此,我省正在實施"百企裝備改造提升工程"。 "裝備改造提升工程的主要內涵,即通過物聯網、雲計算和自動化控制等技術,對機器設備和生產流程等進行自動化、數字化和智能化改造,推動單機生產向連續生產方式轉變,提升傳統制造方式自動化、數字化、智能化水平。這也是實現'機器換人'的一個重要途徑。"省經信委技術進步與裝備處副處長程小輝介紹。換機器,更要換腦袋 "機器換人",機器是關鍵,人才是核心。 在杭發公司最現代化的車間MC加工部,產線工人毛浩明熟練地將一個個圓�轆裝到機器上。早在這條全新的MC曲軸箱線從德國引進之前,他就被公司派到德國公司學習了一個半月,熟悉設備的各個環節。 新設備投入使用之後,他的工作從原來僅負責設備維修,到現在維修、檢測、操作一肩挑。"過去至少要三個人幹的活兒,如今我一人輕鬆搞掂。現在我一人看兩台設備,其實,再多一台,我也管得過來。"言語中的自信,全寫在了臉上。 "為了提升員工素質,我們廢除了原先的計件工資制,全面推行設備應用技師和應用工程師制,經過考試達到一定技能水平即給予相應等級的薪酬。如最高級別的設備應用崗位員工年薪可達10萬元。"余建江說。 如今,毛浩明已是一名"六星級"的設備應用技師,是部門裡面級別最高的。"最高級別有10級呢,我還要繼續努力。"他說。培養出了一批像毛浩明這樣的技術工人,公司設備的使用效率也大大提升。 "機器換人",換下一批人,卻更迫切需要高素質的技術工人。在海寧一家企業的車間里,僅兩台德國進口機器就價值1500萬元。一位操作進口機器的員工說,之前沒有用過這些先進的設備,而這台機器的操作方法,是看著說明書學的。 人才問題,正困擾著我省企業實施"機器換人"。目前,省內部分地方已開始探索人才問題解決辦法。"我們成立了全省首家'機器換人'推廣服務中心,其中一項重要職能就是為企業解決專業技術人員缺乏的困難。目前已經為市內超過100家企業提供了相應服務。"嘉興市經信委主任卓衛明介紹。 針對企業實施"機器換人"後對一線工人提出的新要求,我省需要加快培訓一批熟練掌握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的操作人員和設備維護人員。mini storage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