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26日 星期六

財政司司長出席有線財經周年論壇致辭全文(只有中文)(附圖)

財政司司長出席有線財經周年論壇致辭全文(只有中文)(附圖)*****************************  以下是財政司司長曾俊華今日(十月二十六日)下午出席有線財經周年論壇的致辭全文:Ronald(有線新聞執行董事趙應春)、各位朋友:  大家好!  我很高興出席今天的有線電視二十周年論壇,儲存和大家一起慶祝有線電視成立二十周年的大日子。  有線電視自一九九三年啟播以來,一直致力發展多媒體廣播服務,透過一百多條頻道為市民提供多元化的新聞、財經資訊、體育和娛樂節目。有線電視亦不斷改革創新,致力開拓突破傳統和跨越媒體的平台,積極提升傳輸技術、擴展高清服務,與時並進。我相信香港同樣需要與時並進。  香港是全球三大國際金融中心之一,排名僅次於紐約和倫敦。要維持和鞏固這個地位,我們需要不斷提升我們的競爭力,香港需要與時並進。展望將來,就提升香港金融業的整體競爭力,我認為我們需要加強三方面的工作。  未講這三方面工作之前,我想回應阿春(趙應春)所講,美國何時才可以減債和撤資?我約在一、兩個星期前在華盛頓參加國際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年會(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集團年會),我把握時間與Ben Bernanke(美國聯邦儲備局主席伯南克)見面,我藉機問了他這個問題,他給了我一個幽默的回答。大家也許記得,美國因為債務問題,差不多全部公務員都要放假,很多部門,例如勞工部、商務部,甚至外交部等等的員工都正在放假。我問Ben何時才會做這方面的工作,他說現時連失業率的準確數據是多少也不知道,怎樣去作決定呢!  再說回我們需要加強三方面的工作。首先,是做好風險管理。國際金融中心是全球資金集散的地方,資金必然會大進大出。具競爭力的國際金融中心,必須能夠管理好相關的風險,保持金融體系的穩定,才能夠獲得全球投資者的信心。  近年,國際金融環境風高浪急。先進經濟體在過去數年積極地推行極寬鬆的貨幣政策,引致現時金融市場存在嚴重的不平衡,導致大量資金流入新興市場。  寬鬆貨幣政策總有一天會結束的。事實上,自五月起,市場對美國聯儲局下調買債規模的預期,已經導致個別新興市場的匯率、利率和金融市場大幅波動。近日,美國國會跟白宮成功地達成短期的協議,將債務上限提高,又再為環球市場帶來一陣波動。  對香港來說,自從二○○八年起,合共大約有一千億美元的資金流入了香港,到現在還是在我們金融系統中流動,我們需要密切留意,在需要時作出適當的應對。  為了加強金融市場的風險管理,我們亦推出了多項措施,包括實施《巴塞爾協定三》首階段的規定,除了加強披露要求之外,亦提高銀行的資本充足比率。香港銀行在滿足這些新規定方面,問題不大。本地銀行的資本充足比率為15.9%,遠高於8%的最低國際標準。  金管局也再三提醒銀行,必須確保有足夠的流動性,並宣布計劃於明年推出新的穩定資金措施,加強對銀行的流動性管理。  香港交易所最近也將一年期以下的美國票據抵押品的市值折扣率,由1%調升至3%,為短期債券風險增加作出準備。  過去數年,樓市泡沫風險不斷上升,其中很大程度受到超低利率和資金流動性氾濫的影響。為了防範樓市風險進一步惡化,政府先後推出三輪需求管理措施,金管局亦相應推出六輪審慎監管措施,藉以提升銀行風險管理和抗震能力,減低銀行體系、整體住戶承受的風險。  這是我們在管理風險方面的措施。  第二方面的工作,是把握發展機遇。受惠於全球經濟重心東移,和相對吸引的財政和金融政策,香港在資產管mini storage、人民幣服務、債券市場等多方面的金融服務,皆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我們必須好好把握。  亞洲經濟興起、人民財富增加,為我們帶來了發展財富資產管理業務的機遇。去年,由香港業界管理的財富資產總值上升至破紀錄的一萬六千億美元,這個水平是亞洲地區中最高之一,當中外來投資者更佔近乎65%。  事實上,在金融經濟全球日益一體化、競爭加劇的宏觀環境下,達至這樣的成績殊不簡單,反映香港在國際投資者眼中是極具競爭力的。  香港一直在國家經濟改革中,扮演「先行者」的角色。從七十年代末期,我們開始推行的第二產業投資,利用了珠三角的土地和內地比較便宜的人力,令到珠三角成為「世界工廠」,提供了大量的建設和就業機會。今天我們也大力投資內地的第三產業,項目更跨越珠三角,遍布全國。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穩步推進人民幣國際化,是國家金融經濟改革的重要一環。香港繼續在這方面擔任「先行者」,為國家改革的新環節作出貢獻,同時累積更多優勢,進一步加強香港本身的競爭力。  至今,隨�人民幣國際化逐步推行,香港已經擁有全球最大的離岸人民幣資金池,金額達到八千六百億人民幣,足夠支持更多人民幣金融產品的發展。隨�更多跨境貿易和投資交易增加使用人民幣,香港的人民幣業務將會繼續有可觀的增長。  近年,我們提升了政府債券計劃的規模,消除了發展伊斯蘭債券市場的稅務障礙,推動人民幣國債跟其他人民幣值的債券產品,以及定期推出政府債券基金下不同年期的債券,令到不同形式的債券產品以至債券指數交易所買賣基金(即債券ETF)逐步在市場湧現。吸引更多來自全球的發債體以及機構和零售投資者參與香港的本地債券市場,令香港的債券市場更深更廣。我相信香港債券市場的未來是會有很大的發展潛力的。  第三方面的工作,是廣結合作夥伴。香港只有七百多萬人口,面積只有一千多平方公里,單靠香港本土對金融服務的需求,是不可能支持香港成為國際金融中心的。香港的金融業必須同時服務內地的城市、亞洲時區的經濟體,甚至世界各地的主要城市。因此,我們積極加強和其他地區的聯繫,尋找更多合作的機會。  隨�海外企業對人民幣金融服務的需求增加,人民幣業務在其他金融中心進一步發展是很自然的事情。我們會積極推動他們利用香港的人民幣金融平台進行交易。這樣推動既可以讓香港在人民幣國際化的過程中發揮更積極的作用,也可以與其他離岸人民幣市場互利共贏。  上月底,國務院公布了「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的總體方案,探索管理模式創新、擴大服務業開放、深化金融領域開放創新。我們會加強跟上海各方面的合作,分享香港在行政管理、自由貿易、法制規範等經驗。  有意見認為香港面對其他地區競爭,金融中心的地位於未來有可能被取代。我認同我們應當居安思危,但是我更相信只要我們不斷求進,香港一定可以保持領先的優勢,無須懼怕競爭。  香港一直以來的成功之道,不是靠壟斷來逃避競爭,也不是以擊敗對手為競爭目標,而是在競爭中改善和成長,並且通過廣結貿易夥伴,把我們的產品和服務帶到新的市場,同時也為貿易夥伴帶來新的發展機會,達致互惠互利。  總括而言,只要我們做好風險管理,把握好發展機遇,廣結更多合作夥伴,我對香港金融業的前景是非常樂觀的。  各位,我樂見有線電視這二十年來在業務上取得的豐碩成果。作為一名觀眾,我衷心希望有線電視繼續秉承專業的精神,在未來為全港市民提供更多更優質的資訊和娛樂節目。最後,我祝今天的論壇圓滿成功。  多謝各位。完2013年10月26日(星期六)香港時間16時53分self storag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