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27日 星期日
專家表示發展民營金融 需堅守“風險底線”
□本報記者 陳瑩瑩實習記者 趙靜揚多位專家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self storage歐美等發達國家的多層次金融體系對我國有借鑒意義,國內民營銀行發展應差異化競爭。同時,國內銀行需防範系統性風險,保護存款人利益,建立民營銀行需特別注意對誠信道德風險的監管。多層次發展 差異化競爭目前在國外的金融體系中,以盈利為目的的私營銀行占據主導,有少部分是由政府所有,或是非營利性組織,且銀行的業務和商業模式有所差異。按照規模和功能劃分,美國零售銀行可分為商業銀行、社區銀行、信用聯盟、私人銀行等許多種。其中,社區銀行及社區發展銀行主要在一定地區內為客戶提供服務。平安證券研究所副所長勵雅敏認為,民營銀行較其他銀行的優勢在於資產端的定價能力,面對客戶時可能擁有較強的議價水平,但劣勢在於缺乏風險自擔能力、持續的資本金補充能力及穩定的低成本負債來源。談及未來我國民營金融機構的"生存之道",長江商學院金融學教授周春生稱差異化經營是關鍵。他指出,美國多層次的銀行系統可為客戶提供更便捷的服務,國內如果借鑒這種模式不存在太大困難,但須特別注意誠信文化建設。"中央財經大學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目前商業銀行同質化競爭嚴重,民營銀行應該迷你倉異化競爭,"監管層認可的民營銀行經營方向應該是社區銀行、服務小微企業、服務三農。"民營金融需審慎監管不少銀行業內人士直言,"在美國,銀行倒閉是家常便飯。"據不完全統計,今年截至8月倒閉數量已達18家,而去年有51家銀行倒閉,自金融危機之後銀行倒閉共有數百家之多。而就目前我國的市場環境而言,發展民營金融也需要堅守"風險底線",做到審慎監管。周春生認為,美國存款保險制度對國內相應制度的建立有借鑒意義。大量中小銀行發展起來後,需特別注意如何減少個別小銀行因為資金、金融風險而出現大量不良資產。美國金融危機過程中,很多銀行出現財務問題,國內銀行應汲取前車之鑒,在發展中小銀行的同時需全面防範系統性風險,銀行需建立內部風險控制標準,巴塞爾協議III等國際標準也可為銀行建立標準提供參考。郭田勇表示,建立存款保險制度和宏觀審慎監管體系非常重要。隨著民營銀行的放開,關鍵是把銀行公�利益受損害和銀行自身的利益分隔屏蔽。目前國內正積極探討存款保險制度,中國人民銀行與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近日簽署了《關於合作、技援和跨境處置的諒解備忘錄》,旨在加強在金融服務、存款人保護、危機管理等領域的信息共享、對話交流與政策協作。mini storage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