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31日 星期四

全國版) - (三季報收官 銀行房企風光依舊 創業板淨利僅增5%

十月結束,文件倉三季報披露也已經收官。銀行、地產等"高富帥"行業吸金能力不減;創業板高增長預期落空,兩極分化上演;白酒行業遭遇寒冬,難現當年百里飄酒香的風光。分析人士認為,三季報基本為年報定下基調,創業板高成長性預期破滅,在第四季度很難再次創下新高,將迎來持續回調的壓力。至於處於寒冬中的白酒行業,業內普遍認為調整仍將持續,"春天"遠未到來。●南方日報記者 賈肖明 實習生 周雷銀行 不良貸款是隱憂前三季,全部2467只A股上市公司共實現淨利潤18309.72億元,其中16家上市銀行共實現淨利潤9259.35億元,占比達50.57%,銀行業吸金能力可見一斑。其中中國銀行、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四大國有銀行前三季度淨利潤共計6455億元,每日淨賺23.9億元。股份制銀行方面,淨利潤最高是招商銀行,前三季度淨利潤為394.98億元,民生銀行和興業銀行分別以333.14億元、331.02億元淨利潤緊追其後。不過整體來看,上市銀行的高利潤時代似乎已經漸行漸遠。16家上市銀行中,除了興業、華夏的淨利潤增速分別達25.57%、21.24%之外,其餘14家銀行的淨利潤增速均低於20%。其中,作為五大行之一的交通銀行,2013年前三季度淨利潤增幅僅為9.43%,成為16家上市銀行中淨利潤增速唯一跌至"個位數"的銀行。不良貸款率上升是銀行業最大隱憂。整體來看,全部銀行的不良貸款率達到0.8725%,去年同期為0.7750%,同比上升12.58%。其中,農業銀行和交通銀行是不良貸款率最高的兩家銀行,分別高達1.24%和1.01%。股份制銀行中,平安銀行和華夏銀行的不良貸款率最高,為0.96%和0.92%。興業銀行、招商銀行和中信銀行3家股份制銀行的不良貸款率上升較多。房地產 兩極分化明顯自從去年一季度創下淨利潤增速低點後,房企業績便穩步回升,且增速自今年明顯提高。Wind數據顯示,一季度上市房企淨利潤同比增幅達到28.86%,較去年年底提升了12個百分點。上半年,房企整體盈利增速進一步擴大到32.61%。據最新統計數據,前三季度房地產上市公司共實現淨利潤493.84億元、營業收入3957.74億元,同比增長23.65%和35.80%。龍頭房企在2013年前三季度的業績延續著一直以來的強勢表現,淨利潤同比增速均在20%以上。其中,招商地產1-9月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36.05億元,較上年同期上漲49.06%;萬科實現淨利潤61.6億元,同比增長21.27%。不過,保利和金地的前三季度卻不甚理想。雖然保利地產前三季淨利增長了20.71%,但是,相比中報時期的35.7%淨利潤增速,環比下滑了近15%,金地集團前三季存倉績則出現負增長,在"招保萬金"四大房企中處於墊底位置。白酒 行業整體慘淡白酒行業正在經歷寒冬,往年無限風光的白酒行業,今年三季報延續了中報的難堪局面。全部14家上市酒企前三季度共實現營收806.40億元、淨利潤291.68億元,同比分別下滑2.95%、6.22%。淨利潤方面,據同花順iFind統計數據顯示,僅伊力特和貴州茅台同比增長,其中伊力特同比增長28.81%,前三季實現淨利潤收入2.42億元,茅台則同比略增6.62%。沱牌捨得淨利潤同比縮水97.06%,酒鬼酒同比下滑95.56%,水井坊下滑89.10%。五糧液第三季度實現淨利潤13.13億元,同比下滑52.36%。目前,產能過剩、市場需求及價格下跌、庫存增高等問題仍將困擾著白酒企業的發展。中投顧問梁銘宣認為,目前看來,政策層面並沒有松,白酒銷售到年底基本不會有大的好轉。梁銘宣認為,此前國內白酒行業過分發展高端白酒、過分倚重公務消費,兩個因素疊加導致此輪行業調整期幅度很大,需要較長時間進行調整。創業板 業績增速減緩目前,全部355家創業板公司均已披露了三季報,共實現淨利潤185.86億元,去年同期淨利潤為176.84億元,同比增幅僅為5.1%,同期全部A股淨利潤同比增長達到15.31%,創業板成長性比不上A股。同時從環比角度而言,355家創業板公司在三季度錄得的淨利潤僅為64.86億元,較二季度71.74億元的數據環比下降約9.59%。而創業板公司的盈利能力也出現弱化跡象。據同花順iFind統計,355家公司在報告期內的平均淨資產收益率僅為5.05%,較2012年同期6.15%的數據下滑明顯。統計數據顯示,總計有159家創業板公司在今年前三季度出現業績負增長。從行業分佈看,創業板公司的分化趨勢則更加明顯。信息服務類創業板公司前三季度的業績表現較好,57家在報告期內實現淨利潤34.79億元,同比增長19.59%;公用事業、輕工製造、餐飲旅遊、食品飲料類公司的整體業績增速也均在5%以上。交通運輸、建築建材、化工、有色金屬類創業板公司的業績不盡如人意。整體成長性不及A股,創業板的業績著實讓人大跌眼鏡。分析人士表示,在經濟增速放緩的背景下,主營業務單一且經營規模較小的創業板公司無法像主板公司那樣通過多樣化經營對沖風險,部分創業板公司在IPO階段"帶病上市",其業績泡沫的破裂在所難免。海通證券分析師孔力指出,三季報是對今年以來漲幅較大的股票的試金石,在三季報情況不如預期的情況下,股價過高導致估值彈性空間幾乎完全喪失。此外,三季報情況基本上已經確定了全年業績表現,不可能指望四季報能夠改變全年年報的情況,四季度創業板再創新高的難度非常大。圖片說明:CFP供圖儲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