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28日 星期一

借助互聯網 傳統媒體加速滲透新媒體

☉記者 王炯業 ○編輯 全澤源上海報業集團成立之際,mini storage拋出的第一步戰略便是與百度共同打造"上海頻道",互聯網巨頭與傳統媒體合作背後,是互聯網巨頭們為提升話語權而加速滲入傳統媒體領域。百度與上海報業集團牽手是新舊媒體巨頭合作的最新案例。此前較為典型的案例有:2012年誕生的大申網,是由騰訊和解放日報報業集團暨《新聞晨報》聯手打造,依托強大平面媒體品牌優勢和采編資源,大申網定位非常精准,旨在服務于上海城市生活門戶。同年,騰訊入股了由胡舒立創辦的財新傳媒。今年,亞馬遜2.5億美元收購了華盛頓郵報。上述案例表明,各大互聯網巨頭都對傳統媒體頗有"控制欲"。有互聯網專家稱,盡管在信息時代互聯網巨頭賺得盆滿缽滿,但它們始終較為缺乏真正的話語權資源,如某互聯網巨頭在決策中遭遇輿論痛批就是典型案例。恰好在此時,以廣告為主營收入的報紙產業,其盈利模式迷你倉新媒體打得節節敗退,如何謀求新的發展空間成了報業必須直面的大問題。"互聯網巨頭借助傳統媒體提升自己的話語權,傳統媒體依托互聯網公司達到轉型的目的,這顯然成為兩者互為吸引的緣由,"互聯網專家對記者表示。值得一提的是,一位大數據研究人士在與記者交流中還談及,大數據使得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的界限越來越模糊。事實上,這將為傳統媒體帶來新的商機,通過對原有客戶或者讀者的大量數據分析,可以開拓很多新的商業模式。這些將催促傳統媒體加速轉型,而與互聯網企業的合作則會加快轉型的步伐。進一步來看,曾宣稱絕不會買入紙媒的巴菲特之前巨資收購了美國63家當地紙媒,引起投資界嘩然。巴菲特則坦然稱,如果報紙能夠繼續提供其他媒介無法替代的信息,報紙的未來依然值得期待。可見,擁有采編資源,自有品牌與獨家的內容仍然是傳統媒體的優勢所在,這或許成為互聯網巨頭們青睞的原因。文件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