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31日 星期四

當面詢問大氣汙染防治 11個部門現場表態

"影響成都空氣質量的主要因素是什麼?""財政每年在這方面的投入有多大?"……昨日上午,儲存倉市人大常委會舉辦"專題詢問會",問題的焦點鎖定大氣汙染防治工作。詢問會以"一問一答"形式進行,3個小時內,人大代表先後發問,11個部門主要負責人當面接受詢問,並現場應答。據悉,這是市人大常委會首次舉辦"專題詢問會",旨在通過此種監督方式,促進政府有關部門依法履職,切實改善空氣質量。昨日的詢問會上,包括46名市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10名市人大代表以及11個職能部門主要負責人等圍桌而坐,針對大氣汙染防治問題分別詢問。問答時間近3個小時,多位市人大常委會委員及人大代表頻頻舉手、提問,市發改委、市經信委、市財政局、市環保局、市建委、市城管局、市交委、市農委、市政府法制辦、市氣象局、市公安局交管局這11個職能部門主要負責人逐一解答。1 關鍵詞·影響因素問:什麼在影響成都空氣質量?"我想詢問影響成都空氣質量的主要因素,以及成都有沒有一個以年度空氣質量達標及其以上水平的天數,作為奮鬥目標的長期規劃?"會議詢問環節開始,市人大城環委主任委員張學愛提出疑問。答:排放、尾氣、地理、氣候市環保局局長陳琳介紹,當前影響空氣質量的因素有數個方面,包括排放、揚塵、尾氣、�稈等。影響成都空氣質量的因素中,工業企業排放是最大的;其次,機動車尾氣加重也是較大因素,目前成都機動車保有量已達340萬輛,僅次于北京;此外,地理條件和氣候因素也對汙染氣體擴散產生不利影響。2 關鍵詞·財政投入問:財政每年的投入多大?市人大財經委主任委員高現力的問題瞄準財政資金保障,詢問大氣汙染防治工作中,財政每年的投入有多大?答:近幾年一直加大投入市財政局副局長高守軍解答稱,近幾年成都一直加大對大氣汙染防治的投入,用于環境監測能力建設、大氣汙染研究以及節能減排、淘汰落後產能等,目前市財政局正在編制明年預算,將把大氣汙染防治作為重點工作在預算中予以保障,同時積極加強上級資金的爭取。3 關鍵詞·夜間燒烤一問:夜間賣燒烤怎麼管?市人大教科文衛委主任委員劉勇積極發聲:"夜間擺攤設點,賣燒烤等對環境造成很大影響,這方面有沒有管理辦法和措施來解決?"一答:"這個整治比較難"對此,市城管局局長楊洪舉說:"露天燒烤對大氣確實產生了一定的汙染……這個整治比較難……"他介紹,今年1—9月份,市城管局取締了違規燒烤接近2800余處,立案查處了200多件,但這項工作是動態的,稍微管理嚴一點可能就不擺出來,稍微管理松一點又出來了。再問:夜間擺攤突出咋管?楊洪舉的回答尚未結束,劉勇繼續道出夜間擺攤現象,"白天還好,夜間城管下班之後他們就上班了",並期待得到具體的答複。再答:迷你倉最平開展兩個月整治"露天燒烤確實存在,查處取締難度很大,行政處罰限度很難。"輪番提問攻勢下,楊洪舉坦誠"交底",將工作中遇到的實際難處詳細說明,並表示市城管局正在做專題研究,接下來將開展兩個月的專項整治行動,告知市民露天燒烤須依法依規經營。(記者旁白:會議現場,類似這樣的"交鋒"進行了多個回合。)4 關鍵詞·公共交通問:公交出行下一步打算?高現力主任委員還提問:成都在提高公交的分擔率,減少社會車輛的出行方面做了哪些努力?在全國副省級城市處於一個什麼水平?下一步的工作打算是什麼?答:明年新增公交1000輛以上市交委主任胡慶漢介紹,目前成都公交出行分擔率突破30%,開行60條免費公交,新增1520輛公交車。下一步車輛還需要購買,初步安排明年新增公交車1000輛以上,開通更多社區巴士(預計元旦春節前後可以開通到100條線路,比較理想的是開通140條線路)。5 關鍵詞·高汙染車問:如何治理高汙染車輛?市人大內司委主任委員李建華的問題主要針對機動車尾氣汙染治理,詢問如何治理高汙染車輛?執行的情況如何?答:加大黃標車檢測力度對此,市公安局交管局局長李文勝介紹,除了嚴把機動車上戶關外,從2012年的1月份起,成都更加大了對黃標車的檢測力度,截至目前已對251萬輛(次)黃標車進行檢測,目前成都市黃標車總量在逐年下降,"目前總量是接近13萬輛,城區6萬輛左右,很大原因是我們實施了嚴格檢測標準之後,很多車輛在轉出。"專題詢問會 今後將更多來自市環保局的數據顯示,今年1—9月份共273天,按空氣質量指數評價,汙染天達到166天(其中輕度汙染87天、中度汙染31天、重度汙染36天、嚴重汙染12天),汙染天數的比例達到60.8%。空氣質量狀況和去年同期相比有所下降。此種形勢下,需要採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儘快使大氣汙染防治工作見到成效。昨日市人大常委會舉行大氣汙染防治工作專題詢問會,是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監督法》賦予的職責和權限進行,通過"詢問"這種監督方式,促進政府有關部門依法履職,把綜合治理大氣汙染做得更加扎實有效,切實改善空氣質量,保障人民群�身體健康安全。據瞭解,作為法律明確的一項監督形式,"專題詢問會"將在今後的市人大常委會會議中更多地使用。名詞解釋詢問:是人大監督工作中一項很重要的監督形式,《中華人民共和國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監督法》第六章詢問和質詢第三十四條,對詢問作出了明確規定:"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會議審議議案和有關報告時,本級人民政府或者有關部門、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檢察院應當派有關負責人員到會,聽取意見,回答詢問。"成都晚報記者 白茹 攝影 黃尚斐迷你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