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4日 星期一

全國版) - (跨境電商漸成外貿發展新業態 這一行業六七年前才在中國興起,產業鏈條日趨完善,競爭硝煙也開始瀰漫

114屆廣交會昨日在琶洲展館如期落下帷幕。在全球貿易呈低速增長狀態、國際市場競爭加劇、貿易摩擦形勢依然嚴峻的背景下,儲存本屆廣交會與上一屆相比交出了到會採購商、出口成交額雙雙下降的成績單。對此,人們絲毫不感意外。不過,與琶洲展館內略顯低落的人氣相比,一些尚不為太多人所關注的變化,也在展館內外悄悄發生。在廣交會展館的中央平台,活躍著一支紅衣灰裙的隊伍——他們笑容滿面地向客商游說其手持的一款終端設備:掃描一下參展商和採購商證件上的條形碼,其基本信息立即顯示出來,經確認後即可與現場拍攝的展品圖片一起上傳至廣交會電子商務平台。在琶洲C展館外,也有一群打扮時尚的少女站在中國製造網的戶外展位前,手持iPad收集買家採購信息。在她們身後,無論是琶洲現場的導引地圖、風雨廊還是接駁巴士,"中國好製造"的口號隨處可見。無論是廣交會電子商務平台(下稱"廣電商"),還是中國製造網,他們均歸屬於同一類:跨境電商。盡管這一領域在中國剛剛興起僅六七年時間,行業鏈條日趨完善,競爭硝煙也開始瀰漫。讓業內人士更關注的是,在外需不振、企業成本高企的當下,意在重塑國際貿易產業鏈條的跨境電商,能否成為挽救中國外貿的新業態?●南方日報記者 吳哲 黃穎川 見習記者 肖文舸實習生 蔣昱思 策劃統籌:謝思佳廣交會上的新面孔跨境電商的出現意味著,買家與賣家無需見面,通過互聯網便可選購產品、下單、付款和收貨。與一年兩屆的廣交會相比,這種跨越時空的交易模式將大大降低成本、縮短鏈條,徹底顛覆傳統貿易模式在廣交會閉幕的前一天,深圳一達通公司副總裁肖鋒匆匆趕往香港。他臨時受賣家用戶委托,去香港見一名美國大買家。因為那名客商不明白,為什麼開完廣交會與出口企業談好生意,要簽合同時卻突然冒出個"一達通"。肖鋒此行的就是要解釋並告訴他什麼是跨境電商。"這是中國外貿服務的新業態。生意你們談,服務我們做,你開證(LC信用證)我來付款給賣家。"作為中國第一家面向中小企業的外貿綜合服務平台,一達通于2010年被阿里巴巴收購。肖鋒介紹,他們的服務內容涵蓋了從"外貿資訊"到"外貿交易"的進出口環節,通過互聯網一站式為中小企業和個人提供金融、通關、物流、退稅、外匯等所有外貿交易的服務,改變傳統外貿經營模式,集約分散的外貿交易服務資源。在海關發佈的2013年上半年私營出口企業百強榜上,阿里巴巴一達通名列第八,而2011年其排名僅第79。前文所提到的那群紅衣灰裙工作人員,他們所從事的工作即是肖鋒所提到的這一連串進出口環節的第一環:信息採集——將客商的採購信息與供應商信息匹配,並將匹配結果發送買家,幫助買家快速找到供應商。區別只是在於數據庫的來源不同。在廣交會電商公司總裁周小波看來,他們具有其他跨境電商平台所無法比擬的優勢——作為廣交會官方唯一的電商平台,廣電商獨家擁有廣交會半個多世紀累計的600多萬實名制採購商資源、104家海外推廣渠道以及"廣交會"品牌資源。在本屆廣交會開幕的第二天,廣交會電商與廣東交易團、廣州交易團、珠海交易團等12家交易團舉行戰略合作簽約儀式,又于10月17日舉辦大型國際買家團採購沙龍,組織來自巴西、土耳其、斯里蘭卡、美國、英國等近20個國家和地區的五大採購團以及超過600家中國優質供應商對接。就在同一天,中國製造網所組織的以"精確匹配"為主題的採購洽談會也�動了其橫跨廣交會三期的系列活動。一名長期關注跨境電商的研究人士告訴記者,跨境電商的出現意味著,買家與賣家無需見面,通過互聯網便可選購產品、下單、付款和收貨。與一年兩屆的廣交會相比,這種一年365天不落幕的跨越時空的交易模式,將大大降低貿易成本、縮短貿易鏈條,無疑將徹底顛覆傳統的貿易模式。缺乏監管的新業態早在2006年,跨境電子商務貿易便在中國浮現,培育了許多悶聲發大財的企業,行業鏈條日趨完善。但由於缺乏監管,虛假詢盤、信用欺詐等問題越來越突出近幾年,在都市白領中悄然興起一種新的購物方式,叫"海淘",即從海外網站直接購買海外商品。與此同時,國內一些比較新潮的企業將目光瞄向了海外的"海淘"族,通過外貿電子商務平台或自建的電商平台將產品賣到全球不同國家和地區的顧客手中。王俊就是其中的淘金者之一。去年10月,在一家IT外企做HR的年輕女白領王俊,辭職創辦了一家名為"dresslucky"的電商網站,做起了婚紗晚禮服的個性化訂制服務。她先通過國外的社交網絡進行推廣,再根據客戶提供的資料,委托江蘇幾家服裝製造企業生產,再通過跨境物流賣給對方。經過3個月的準備,她在12月底終於做成了第一筆生意:一個美國人一口氣買了好幾套婚紗和晚禮服。到今年6月份,這家小店迎來快速發展期,她的產品從婚紗晚禮服擴展到了"快時尚"的女裝,貨源來自全國各地,聘請了六七個人,組成一個包括產品開發、市場推廣、客服、售後的團隊。最高峰時,一個月的銷售額達到50多萬元,一天能接到100多筆訂單,利潤在10%到20%之間。王俊說,她正打算進一步擴大團隊規模,加大市場推廣力度,將產品種類繼續拓展到童裝、男裝、配飾等。同時聘請一些擅長網頁設計、市場推廣的專業人士。"我的理想是做一個綜合中國製造的貨源、面向國際市場的綜合電子商務平台。"談及創業初衷,王俊說她大學就讀的專業就是電子商務,盡管畢業後從事人力資源工作,但她始終覺得電子商務是最適合創業的領域,發展潛力也最大。事實上,跨境電商在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處於監管的空白地帶。一家專門做跨境電商物流的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早在2006年,跨境電子商務貿易便在中國浮現,前幾年政府並未對這個產業進行干預,也培育了許多悶聲發大財的企業,行業鏈條日趨完善。但由於缺乏監管,跨境網購企業長期處於灰色操作地帶,虛假詢盤、信用欺詐等問題越來越突出。這種情況在9月25日《關於實施支持跨境電子商務零售出口有關政策意見的通知》出台後有望得到改變。該意見明確了跨境電子商務出口經營主體分為三類:一是自建跨境電子商務銷售平台的電子商務出口企業,二是利用第三方跨境電子商務平台開展電子商務出口的企業,三是為電子商務出口企業提供交易服務的跨境電子商務第三方平台。此外,該意見還明確提出,今後跨境電子商務出口將納入海關統計,並有望申報出口退稅享受稅收優惠。該意見自今年10月1日起在全國有條件的地區實施。後勁十足的競爭者當電子商務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和消費方式並對消費觀念產生巨大影響之際,跨境電商會否對實體展產生衝擊?業內人士認為,線上與線下是互為補充、互相影響的關係,電商與傳統展會誰也不能終結誰 本屆廣交會一期開展首日,廣州市政府舉辦廣州跨境電子商務�動儀式,正式宣告華南地區首個國家跨境電子商務試點城市落戶廣州。在�動儀式上,同時推出的還有由廣州海關與廣州市外經貿局共同研發的廣州跨境電子商務(B2C出口)通關服務系統。廣州海關副關長mini storage樹佳解釋說,在舊的出口郵件通關模式下,企業按照個人郵件辦理出口手續,無法獲得出口貨物報關單等單證,繼而無法辦理退稅和結匯,也未能列入出口統計。而採用"清單核放、匯總申報"的通關模式,海關憑企業申報的"電子清單"快速核放,商品出境後,企業定期將"電子清單"匯總為出口貨物報關單,憑報關單等資料辦理結匯、退稅,有關出口數據同時列入海關統計。但在肖鋒等人看來,《意見》中"跨境電子商務零售出口"一詞,明確了該政策僅惠及B2C企業,也意味著尚未將廣大從事B2B的外貿企業囊括在內。但作為傳統展會的代表的廣交會,顯然已經感受到了跨境電商的來勢洶洶。當電子商務已經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和消費方式,並對消費觀念也產生很大影響之際,跨境電商會否也對實體展產生衝擊?對此,廣交會新聞發言人、中國對外貿易中心副主任劉建軍表示,線上與線下是互為補充、互相影響的關係,"目前來看,跨境電商對廣交會不會有大的衝擊,但肯定會有一定程度上的分流。在規模上,廣交會舉辦時間有限、展位也滿足不了所有企業的需求,甚至還有很多客商抱怨"廣交會期間什麼都貴",但這是展會特性,沒法避免。而電子商務不會受時間、地點的限制,可以實現賣家與賣家的精確配對。可以肯定的是,在短期內廣交會的規模不會再擴大,但廣電商會擴大。"劉建軍說,廣電商方興未艾,未來在部分發達的國家和地區,展會的貿易方式和展示方式可能會率先發生改變。但即使有遠距離的平台,人始終是需要面對面的情感交流。"從目前看,電子商務沒法完全取代廣交會,誰也不能終結誰。至於以後,時間會給出答案。"對話廣交會電商公司總裁周小波:任何商貿行業都離不開電商作為"中國第一展",廣交會在傳統展會的行業地位無人撼動。當電子商務重塑世界商業格局、逐步蠶食線下貿易市場份額之際,廣交會選擇主動發力電商,是否在"自己革自己的命"?對此,廣交會電商公司總裁周小波接受了南方日報記者獨家專訪。南方日報:廣電商與傳統電商有什麼不同?周小波:我們有分佈在展館里的數百台信息交換器、服務人員人手一台的直通車(移動式採集終端)及遍佈9個服務點的採購商自助信息發佈終端設備,這讓信息採集更加全面。同時,我們非常注重採購商的質量。我們會通過一些標準數據來推斷出採購商的實力,另外還與戰略合作伙伴一起對采供雙方進行風險評估。相較于傳統電商的黃頁式展示,廣交會電商平台在信息採集上開創了"私密櫥窗"的形式,即參展商之間無法瀏覽對方的信息,以此保護知識產權。南方日報:我們也知道,現在跨境電商之間的競爭是很激烈的,國內類似的電商平台也很多。你怎麼看這種競爭關係?周小波:我們最大的優勢是依托龐大和優質的廣交會資源。你知道,電商最寶貴的就是數據庫,而廣電商的採購商是源源不斷產生並保持活躍度的,我們有來自于世界各地的廣交會客商和來自于全國的優質供應商。這麼寶貴的資源,我們不做別人也會做,那還不如自己做,突破傳統展會的瓶頸,弘揚廣交會品牌。這種貿易方式的改變也是顛覆性的,如果不抓住就會失去這個歷史機遇。我覺得我們應該看長遠,未來線上的收入規模未必會比線下少。南方日報:商務部等部門出台了支持跨境電子商務零售出口的政策,令很多電商企業感到振奮,但也有人覺得失望,因為這一政策只是針對B2C,對於廣大的B2B企業來說仍未惠及。周小波:對於B2C,這一課題從去年開始研究,也在不斷推進。比如廣州獲准成為開展跨境電子商務服務試點的城市,內容就包括了B2C一般出口(郵件/快件)、B2B2C保稅出口、B2B一般出口業務流程。B2B因為環節多、貿易量大,確實難度比較大,但各方一直在積極推動,將來廣交會資源還將惠及非參展企業。如果市場需要,將來廣電商也會進入B2C,甚至包括內貿都在我們考慮範疇。我認為不同的歷史時期,適合做不同的選擇,只要是貿易,任何商貿行業都離不開電商。記者手記跨境電商重塑中小企業國際貿易鏈作為外貿方式的一種創新,外貿電商的橫空出世,成為"中國製造"價值變現的一次全新機遇。如果說非典後的2003年被稱為電商元年,那麼2013年則是跨境電商元年。這一年,從事外貿電商的商戶形態發生劇烈變化,大量傳統外貿工廠、企業和本土品牌商正在蓄勢進入外貿電商。也正是在這一年,"中國第一展"廣交會創建電商平台,商務部出台支持跨境電子商務零售出口的政策意見,諸多跨境電商平台紛紛湧現。隨著電子信息技術和經濟全球化的深入發展,電子商務在國際貿易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顯,已經成為我國對外貿易的新趨勢。不可否認的是,中國外貿經過30多年的高速增長,輝煌成就中積累著重重矛盾。在當前複雜嚴峻的外貿形勢下,傳統的外貿模式制約著國內中小企業的發展:過度依賴傳統銷售、買家需求封閉、訂單周期長、匯率風險高、利潤空間低等問題長期存在。近年來,我國的出口增速趨緩,過去五年的出口年均增長不到10%,今年1-9月我國進出口總額30603.67億美元,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長7.7%。其中出口額16148.64億美元,增長8.0%;進口額14455.03億美元,增長7.3%。相比之下,跨境電商的發展勢頭卻十分強勁。來自商務部的數據顯示,2008年以來,跨境電子商務年均復合增長均在40%以上,2011年中國外貿電商的年增長率超過40%,2012年在外部需求疲軟、出口增速大幅放緩的大環境下,外貿電商仍然逆勢保持著高速增長,年交易額達到2.08萬億元。毗鄰香港的地理優勢和強大的生產製造能力,使得廣東在我國跨境電子商務版圖中佔有舉足輕重的位置。南方日報記者從海關廣東分署獲得的一份調研報告顯示,從發展總量看,2012年廣東跨境電子商務交易額達到了1.46萬億元,同比增長30%,占全國交易總額的七成。基於互聯網的創新模式,從在線供應鏈中獲取生命力和利潤空間的跨境電商,正在重塑中小企業國際貿易鏈條。傳統外貿中間商的環節被延伸到了零售環節,打破了原來的國外渠道如進口商、批發商、分銷商甚至零售商的壟斷,企業面對的客戶群不單是消費者,還有個體批發商、零售商,有效減少了貿易環節。這些環節中的利潤在企業和企業、企業和消費者之間進行再分配,讓企業獲得更多利潤,消費者享受更多實惠。遺憾的是,在過去的全國跨境電商版圖上,廣東並未取得先發優勢。去年5月,國家跨境貿易電子商務服務試點工作�動,鄭州、上海、重慶、杭州、寧波作為第一批試點城市,但廣東無一城市入選。直到上月底廣州跨境電子商務零售出口業務的開通,才標誌著廣州市開展跨境電子商務工作取得重大突破,成為開展跨境電子商務零售出口業務的又一個重要城市。相信隨著試點的逐步推進,跨境電商將成為廣東外經貿發展的新增長點,也成為外貿企業謀求新局的重要新渠道。圖片說明:本屆廣交會期間,電商企業憑借數據採集和資源優勢,組織了5大採購團與參展企業直接對接,現場氣氛熱烈而融洽。 南方日報記者 吳偉洪 攝self storag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