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1日 星期五
今冬買債播種 明春賣債獲利
官兵/漫畫證券時報記者 方麗"四季度買債、一季度賣債"是投資界中頗為流行的一句話,儲存倉且在最近兩三年時間內都得到成功驗證。證券時報記者從一些債券投資人士處瞭解到,今年這一情況或許也可以期待。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說,借道各類型債券理財產品參與債市布局是最佳選擇。從今年以來業績來看,公募派業績更好。不過,投資者還需要從投資門檻、流動性、基金經理等方面去考察債券產品。連續三年驗證"冬種春收"有成效"四季度買債、一季度賣債"是投資界中頗為流行的一句話,而且最近兩三年得到驗證。深圳一家基金公司固定收益部總監就表示,自2011年以來均出現這一情況,甚至已經成為一個債券季節性投資機會。這背後也有投資邏輯:最近幾年存在債市"三季度魔咒",這也是每年三季度債券市場都出現大幅調整,今年三季度也不例外,甚至最近也出現一些調整,也就是說,"三季度魔咒"可能蔓延到四季度,市場調整帶來投資機會。春節之後可能資金面逐步寬裕,加之大機構特別是大型銀行全年的配債需求會陸續釋放出來,因此,往往是賣出債券的最佳時機。數據也顯示,2012年10月1日至2013年2月29日,債券基金整體獲得了4.15%的高收益,其中有6只產品收益率過20%,表現最好的是浦銀增B,該段時間的收益達到32.92%。華安轉債A、增利B、華安轉債B、鼎利B、雙盈B等產品業績較好。從2011年10月1日至2012年2月29日數據看,仍是債券投資的豐碩收穫期。這段時間公募基金整體獲得了4.88%的收益,表現突出。其中表現最好的是裕祥B,收益率達到33.08%,還有萬家利B、匯利B等收益率也超過17%。相比來看,2012年和2011年兩年債券基金平均收益率-1.68%、8.17%,這就意味著,四季度入場、第二年一季度出場的布局思路確實具有價值。證券時報記者瞭解到,不少債券基金經理認為這一情況可能今年也會得到重演。安信基金固定收益部李勇就表示,目前四季度債券的走勢可能先抑後揚,市場調整恰好為債券基金提供了資產配置的良機。冬日雪藏債券,明年春暖花開之時定有不菲的收益。產品猛發行透露機構"播種"思路對於債券市場,機構往往會出現較為一致的觀點。從目前看,多數機構人士看好四季度是播種期。隨著債市負面因素的逐步消化,債券基金配置時點再度來臨,各大基金公司也紛紛發行新債基布局債市。Wind數據統計顯示,目前有44只新基金(A\B\C類分開算)正在發行,而其中有32只為債券型產品,顯示出機構對這類產品的熱情。實際上,今年以來就經常出現30只債券基金同時發售的情況。而這一情況在2011年和2012年也同樣存在。不僅公募基金,不少私募基金也逐步在四季度開始發行債券類私募產品,也是為了布局這塊資產。此外,債券基金分紅較為頻繁,據天相數據統計,截至10月30日,今年以來全市場基金共分紅502次(A、B份額分別計算),其中債券基金依然是分紅主體,總共分紅365次,創下債券基金史上分紅次數的最高紀錄。值得關注的是,基金經理認為,債市今年仍"有利可圖"。招商基迷你倉最平固定收益部總監張國強表示,央行反周期的緊縮對經濟的抑制作用正逐漸體現。在經濟和通脹重新回到下行趨勢後,央行貨幣政策應會逐漸合理化,有必要引導利率與增長和通脹水平匹配,投資者負債成本上升的過程可能結束。而債券供給壓力最大的時候逐漸過去,每年一季度又是債券市場發行淡季,未來一段時間債券市場再受到供給衝擊的可能不大。總體來看,未來兩個季度的債券市場有望迎來冬天里的暖流。萬家基金認為,近期市場資金面有一定改善,同時考慮到經濟反彈力度的減弱以及一級利率債供給壓力在四季度將逐漸趨緩,未來一段時間中長期收益率進一步大幅上行的概率較小。從目前的時點上看,短期融資券由於其絕對收益率水平仍較高,具有一定的配置價值。華泰柏瑞季季紅債券基金擬任基金經理陳東表示,當前各類債券品種估值優勢明顯,投資安全邊際較高,正是布局債券市場的良好時機。三類機構業績比拼公募基金更優具備專業投資能力的投資者可以參與交易所債券市場等布局債市。但對普通投資者來說,借道債券產品布局仍是最佳方案。業績永遠是衡量產品好壞的法則之一,從今年以來業績看,公募派業績稍微優秀一些。據銀河證券數據統計,截至10月30日,今年以來債券型基金平均淨值增長率達到2.94%,表現略優券商派和私募派。具體來看,有6只基金的淨值增長率超過10%,主要是分級債券基金的進取端。表現最好的要數雙盈B,淨值增長率達18.57%。此外,天治雙盈、融華債券、華富收益A、華富收益B、長信利豐債券收益率也超過10%,還有不少可轉債基金收益率逼近10%。不過,表現最差的債券基金虧損了13.81%。券商集合理財產品今年進攻力較強。Wind數據顯示,截至10月31日,有完整業績統計區間的108只債券型產品,平均業績為2.84%。業績最好的是國泰君安君得豐一號次級,今年以來收益率為17.08%,創業創金穩定收益1期B、大通三石二號B、民族金港灣1號的收益率也超過10%。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曾一度業績超過50%的大通通達一號C,目前出現了較大幅度的虧損。業內人士表示,這可能和杠杆高低有關。一旦債券市場走弱,又加大杠杆,會加速淨值下跌,投資者一定要對高杠杆債券產品保持警惕。陽光私募是債券型產品的"後來者",最早的產品出現在2006年。好買基金數據顯示,截至最新數據,存續中且有今年以來收益的55只產品平均收益為2.65%。今年以來收益率超過10%的有3只,其中表現最好的是天隼公司毛仁傑管理的太極1號,今年以來收益為41.46%,這一表現要好于公募派和券商派。杉杉青騅2號債券、豐實融信8號、鵬揚4期、樂瑞強債1號、映雪雪霽2號均表現較好。除了收益之外,投資者還需要從流動性、安全性、門檻高低等多方面進行考量。比如流動性方面,公募債券基金較為突出,一般申購贖回T+2個交易日即可到賬,投資門檻在1000元左右。而券商債券類集合理財產品流動性方面遜于債券基金,在3個月封閉期後,每周開放一次,該類產品不收取申購費和贖回費,門檻一般在10萬元。而私募債券類產品門檻則要百萬元。迷你倉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